top of page
  • Hao-Chun Chang

天父心 11 29




詩篇 132:6-12


但以理書 6:1-28 2


彼得後書 3:1-18


箴言 28:21-22



詩篇132:6-12

這首詩篇提到大衛立志要為神建造聖殿,並且付諸行動。大衛把約櫃迎回耶路撒冷後,神允許他準備材料,並且把建造完成聖殿的工作交在大衛的兒子,所羅門王的手中。

今天詩篇的7-9節,就是在形容所羅門王建造聖殿完工,眾人聚集敬拜,並且把代表神同在,裝有十誡法版的約櫃安置在聖殿裡的至聖所內 。



而10-12節中, 詩人求神紀念他們所做的工作,不要離開大衛以及他的後裔。願大衛的子孫永遠為王。


但猶太人在歷史中不禁會問:神真的聽了這個禱告嗎?因為後來當巴比倫王滅掉了猶大國,而最後的一個猶大王西底家,也被抓到巴比倫,從此之後,大衛的後裔再也沒有王了。


然而所有的失望,卻因為耶穌變成有盼望。


因為到了後來,耶穌道成肉身來到世上,馬太福音一開始記載的祖譜中,就提到了耶穌在肉身為大衛的後裔的紀錄,而後耶穌死而復活升到高天,啟示錄就這樣告訴我們,耶穌將要回來,並且在新天新地中作王,直到永遠。



原來詩篇的作者今天的禱告,天父上帝透過耶穌,完全的回應了。


同樣的,今天對我們而言,無論我們求神記念我們什麼,我們的家的平安,求神不要離棄我們的兒女,求神醫治我的痛苦,求神帶領我的生命,我們以為天父上帝沒有回答我們的禱告,但事實上,天父上帝卻透過耶穌,完全的回應了我們一切的呼求。神一切的應許,在耶穌基督裡面都是是的!


但以理書6:1-28 昨天我們說到改朝換代,巴比倫帝國一瞬間被瑪代波斯所取代,而君王也變成了大流士(有人翻譯為大利烏)。然後王立了120個總督治理整個國家,而但以理這個前朝的官,卻沒有被秋後算帳,反而仍然位居高位,成為了管理總督的總長。


聖經說到,但以理之所以能夠繼續平安,不是因為他懂得玩弄政治,而是他有美好的靈性,而靈性就是與神保持著正確親近的關係,因為與神的關係對了,在彼此的交流中,神就把各樣的智慧啟示感動但以理,讓但以理可以無論在上掌權的是誰,都仍然能夠做好本分,故此人也找不到他的錯處。


但還是有嫉妒但以理的人,就想要陷害但以理,就用饞言去引誘大利烏王,要他下一個命令:只要不跪拜大利烏王,而向其他的人或是神敬拜的人,都要丟到獅子坑餵獅子。大利烏王被這個建議弄得飄飄然的,我竟然要高過一切的神,成為唯一受人敬拜的!?於是就答應了。


但以理知道了,卻仍然繼續堅持他的本分,一天三次敬拜神,也因此,被人抓到了獅子坑,大利烏王陷入了兩難,自己一定要遵行自己所頒佈的命令,不然就失去了掌管全國的權威,但他卻又深深不捨但以理滅亡,毫無辦法下,也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但以理被丟到獅子坑。


其實天父上帝自己,也曾面對到更困難的抉擇。



一方面,身為罪人的我,照著神的聖潔律法一定要被丟在地獄,不然神就不是公義的神,但祂又愛我們,不願意我們滅亡,於是,祂便讓耶穌為我們而死,好讓我們生命被赦免。



我們回到聖經,雖然大利烏王無法做到像天父上帝一樣犧牲,但神仍然插手,但以理在獅子坑中過了一晚,毫髮無傷。王很高興的把他帶出來,然後,把那些陷害但以理的人全丟到獅子坑。獅子一瞬間就吃掉了他們。


這段歷史就是一個見證,只要人專注在愛神的本分裡,並願意為著這件事付上不妥協的代價,神就尊重這樣的人,並且保護他。



同樣的,今天我們在生活裡的挑戰難處中,讓我回到信仰根基的中心:尊重堅持與神的關係,並把一切的結果交託在祂的手裡。


彼得後書3:1-18


今天彼得後書也要告一段落了,昨天說到要小心假教師。而今天彼得就鼓勵基督徒們,因為信任主耶穌一定會回來,縱然世上的人怎麼樣去嘲笑基督徒的盼望,並吹噓自己就算不信耶穌也是活得好好的….,但基督徒們還是要堅持。



但彼得仍是提醒到:主耶穌還沒有馬上回來,主所應許的尚未成就,有人以為他是耽延,其實不是耽延,乃是寬容你們,不願有一人沉淪,乃願人人都悔改。 神看時間跟我們很不一樣,千年如一日,意思是說,我們以為已經等待很久了。然而在神眼裡,卻只是一段很短的時間。



但我們也不要忘了神看一日如千年!我們眼中看起來短短的一天,神確有很多超乎我們想像的工作和計劃在其中,若要一一說明,神一天作的工作如同一千年那麼的多。

所以我們今天最重要的事,還不是去計算耶穌確切回來的時間是何時,而是在今天的時光中:「就當殷勤,使自己沒有玷污,無可指摘,安然見主。」(彼後3:14)

我們不要因為明白聖經,需要花很多的心力與時間去付出,因此就放棄認識神的話語。而彼得時代的基督徒,就是因著這些的鼓勵,度過了他們一生,等待耶穌再來的歲月。

你可能會問:但他們到死都沒有見到耶穌回來?這個等待不就失去了意義嗎?

但事實上,為了耶穌的這個耽延,以及當時基督徒耐心的等待,今天的我們都需要大大的感恩,因為耶穌那時沒有馬上回來,是為了要等候,直到你和我來到世上好讓我們可以得到拯救。


同樣的,雖然我們今天也深深的期待:主耶穌,我願你來。但另外一方面,我們也應當要認同:主耶穌今天還沒有回來,是因為還有一些人需要被拯救。



過去歷世歷代基督徒為了今日的我可以得救,因而耐心忍耐。所以今天,我也願意同樣的耐心等待,直到主耶穌要拯救的人,一個一個的都平安回家。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