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 Hao-Chun Chang

天父心 11 27


詩篇 131:1-3 但以理書 4:1-37 彼得後書 1:1-21 箴言 28:17-18



詩篇131:1-3

今天這首詩篇是大衛所寫的,後來被收錄在詩篇裡面「上行之詩」的部分(請參考詩篇120篇所提到的上行之詩),而今天,當大衛想到了自己的生活,雖然所知道的有限,也常常遇到很多生命的兇險,但因為依靠神,心靈便得到平靜安息,在自己無法掌控的事情中,仍然等待神的引導與開路。


大衛如此分享到:「耶和華啊,我的心不狂傲,我的眼不高大,重大和測不透的事,我也不敢行。我的心平穩安靜,好像斷過奶的孩子在他母親的懷中,我的心在我裡面真像斷過奶的孩子。」(詩131:1-2)

一個親近神的生活,並不會讓人變得無所不知,但卻讓一個智慧有限的人,可以在未知的環境中仍然安息。因為他的生命對著一位全知全能的神,祂的介入,便充滿著把握。


也正因為這個體會,大衛鼓勵身邊所愛的同胞們,都一起竭力進入這個與神親近的安息之中:「以色列啊,你當仰望耶和華,從今時直到永遠。」



但以理書4:1-37

在昨天的聖經中,親眼見到神保守但以理三個朋友的尼布甲尼撒王,今天在聖經的一開頭,就在全國面前見證以色列人所相信的神,是何等的偉大(但4:1-3)。

而後今天王又作了一個夢,夢見了一顆樹極其高大,葉子華美,果子甚多,有許多的飛鳥寄宿在其上,但這棵樹突然被砍倒,只留下樹的根部,並如同野獸一樣,在草叢上得到為生的養分。


而但以理就這樣回答這個夢的意義,這棵樹指的就是巴比倫王,他的權柄極大,但卻會被神降卑,如同地上的野獸般在地上七年才會被恢復。而神允許巴比倫王遇見這一切,就是要讓他知道:「至高者在人的國中掌權,要將國賜予誰就賜予誰。」(但4:25)



但以理更諫言,要王施行公義,斷絕罪過,憐憫窮人,除掉罪孽,也許神不將這一切災禍降下。


但是巴比倫王卻沒有放在心上,一年後,他看著自己的巴比倫城便沾沾自喜,覺得自己的威嚴榮耀是何等的大,但就在此時,忽然有聲音從天上而出:「尼布甲尼撒王啊,有話對你說:你的國位離開你了!你必被趕出離開世人,與野地的獸同居,吃草如牛,且要經過七期,等你知道至高者在人的國中掌權,要將國賜予誰就賜予誰。」(但5:32-33)


王就這樣突然間,像是發狂一般地,如野獸一般地爬在地上生活,過了七年,才恢復了意識,尼布甲尼撒王不禁在神的面前謙卑下來:「 現在我尼布甲尼撒讚美、尊崇、恭敬天上的王,因為他所做的全都誠實,他所行的也都公平,那行動驕傲的,他能降為卑。」(但5:37)



在但以理書前半段的記載中,我們看見了神讓微小謙卑的但以理與三個朋友升高,讓高傲,權勢舉世無雙的巴比倫王降到最低,為了讓人知道,神是全地的主,沒有人因過於微小,而祂不能拯救的,也沒有人太過於偉大,而祂不能管教。這樣預備著讀者去領受但以理書接下來所要說的信息與末後的預言。


彼得後書1:1-21

今天我們要一起看使徒彼得的另外一封書信,這封書信可能是出於彼得事奉的晚期,更像他一生服事神的旅程的末了,對教會和基督徒們深切的叮嚀,在1:13-14更是暗示到,這是使徒彼得的遺言。

在這本書中,我們可以體會到當時基督徒生活裡面所面對到的挑戰、痛苦與難處,但卻因為主耶穌基督將要回來的的盼望與喜樂,所有的痛苦都成了能夠忍受的過程。


彼得在今天的書信中,在問安後就提到了基督徒應當有的樣式,但這些並不是教條,彼得首先提醒的,是因為我們知道自己的新生命與新身份是何等的特別,因而我會歡歡喜喜的把這個新身份的樣子活出來。

彼得提醒到:「神的神能已將一切關乎生命和虔敬的事賜給我們,皆因我們認識那用自己榮耀和美德召我們的主。因此,他已將又寶貴又極大的應許賜給我們,叫我們既脫離世上從情慾來的敗壞,就得與神的性情有份。」(彼後1:3-4)


正因為知道我們自己是誰,我們因此知道自己應當如此生活:「正因這緣故,你們要分外地殷勤:有了信心,又要加上德行;有了德行,又要加上知識,有了知識,又要加上節制;有了節制,又要加上忍耐;有了忍耐,又要加上虔敬; 有了虔敬,又要加上愛弟兄的心;有了愛弟兄的心,又要加上愛眾人的心。你們若充充足足地有這幾樣,就必使你們在認識我們的主耶穌基督上,不至於閒懶不結果子了。」(彼後1:5-8)



因此,對於基督徒來說,我們不是因為先努力有好行為,讓自己變成一個尊貴的人,而是我因為蒙恩得救,已經在神的眼中,變為一個尊貴的人,有著新的生命與能力,因而每天認同神告訴我我是誰,歡喜的去生活:「所以弟兄們,應當更加殷勤,使你們所蒙的恩召和揀選堅定不移。你們若行這幾樣,就永不失腳。這樣,必叫你們豐豐富富地得以進入我們主救主耶穌基督永遠的國。」(彼後1:10-11)


彼得知道自己將要離開世上的時間近了,更迫切地把過去親眼見過主耶穌所領受的一切,叮嚀教會裡的基督徒們,並告訴他們,縱然環境看起來黑暗,但神在聖經裡面的啟示,因為是聖靈感動著人所寫下的,已經足以照亮我們的生命,並且裡面的記載(預言:人聽見神的話語所紀錄的話),都不可以隨意的去曲解,如同當時許多的假教師一樣(明天就會提到當時的假教師)。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