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 Hao-Chun Chang

天父心 11 24

Updated: Nov 24, 2021


詩篇 129:1-8 以西結書 47:1-48:35

彼得前書 2:11-3:7

箴言 28:12-13



詩篇129:1-8

詩篇129篇的背景是被抓到巴比倫後回歸的百姓所寫的詩歌,詩人描述百姓們受盡了巴比倫人的凌辱,但心中卻從來沒有放棄神拯救自己的信任:「以色列當說:從我幼年以來,敵人屢次苦害我。從我幼年以來,敵人屢次苦害我,卻沒有勝了我。」(詩129:1-2)



而忍耐到底的終必成功,巴比倫人後來被波斯帝國所滅亡,波斯君王更允許百姓們回到家鄉。兇惡的巴比倫消失了,但神所愛的百姓們仍然存留。


詩人這樣描述到:「耶和華是公義的,他砍斷了惡人的繩索。 願恨惡錫安的都蒙羞退後!」(詩129:4-5),而我們在歷史中,也看見了神這樣子審判了巴比倫。

另外一方面,我們是否也應當從猶大人的歷史中學習得到,不要在得罪神被神管教之後,因為得到神的憐憫時,才回轉歸向神,倚靠祂的慈愛,不再遠離神呢?


以西結書47:1-48:35

以西結在異象中,看見神所真正設立的聖殿中,會流出一道河水向東流出,而且越往東流,河水就越深,並滋潤著河畔的樹木,直流到東邊的死海,讓水再一次成為甜水,而本來毫無生命的死海會充滿著生命,水裡的魚群各從其類,數量甚多(結47:9)。而本來是曠野沙漠的猶大地,會充滿著茂盛的樹木,樹上的果子必做食物,葉子乃為治病(結47:12)。



而這段歷史,在百姓們被擄歸回後,直到今天都還沒有實現,但使徒約翰卻在啟示錄中看見了異象,知道這一切將在主耶穌再次降臨後,新天新地之中完全的實現(啟22:2)。



而到了那天,神的百姓們都會在神的家中得到所有的地業,不再有缺乏,也不再漂流,神在各地被趕散的支派都再一次回歸,沒有一個被神遺忘,而這個新天新地中的聖城耶路撒冷,也將被如此形容:「這城的名字必稱為耶和華的所在。」(結48:35)



在以西結的信息中,神讓以西結看到,因為百姓們的背逆,神的榮耀離開了耶路撒冷,但卻有一天,神為著自己的名,祂的榮耀必定回歸,再一次地建立,改變百姓們的生命,把他們的石心換為肉心,並且招聚祂的百姓們與自己親近,不再分開。


這個盼望,直指著新約主耶穌第一次來臨時,人的生命可以被拯救被更新,以及耶穌第二次來臨時,所有屬於神的人都會被招聚,瞻仰神的榮耀,直到永遠。



彼得前書2:11-3:7

越是黑暗的時刻中,神的兒女更要記得自己是誰,並且有一個正確的眼光看透環境裡的一切,才能夠因此繼續堅持行正確的事:「親愛的弟兄啊,你們是客旅,是寄居的。我勸你們要禁戒肉體的私慾,這私慾是與靈魂爭戰的。你們在外邦人中應當品行端正,叫那些毀謗你們是作惡的,因看見你們的好行為,便在鑒察的日子歸榮耀給神。」(彼前2:11-12)



而在生活中,面對看似無法去尊重的政府,甚至於地方的官長,也應當為著尊重神的緣故,盡量讓自己可以把對方當得的尊重給予對方:「因為神的旨意原是要你們行善,可以堵住那糊塗無知人的口… 務要尊敬眾人,親愛教中的弟兄,敬畏神,尊敬君王。」(彼前2:16-18)



在彼得的眼光中,若慈愛的神允許基督徒們活在這樣的環境中,則應該效法耶穌的榜樣,竭力讓生活之中的各樣關係保持和諧,盡力行善。讓殘暴的最終感到羞愧,讓不信的最後被感化,讓軟弱的配偶得到加倍的敬重,一同承受生命之恩。

在福音書中,我們清楚的知道彼得本來的個性,是衝動的,不願意忍耐的,甚至於不願意吃虧忍讓,但卻在生命的成熟中,看到了神暫時允許基督徒在殘暴羅馬帝國控制下的目的,因而願意效法耶穌,讓神更大的榮耀,在基督徒看似軟弱的生命中可以顯出來,堵住一切惡人的口。



生命被改變的彼得,如此見證到:「你們蒙召原是為此,因基督也為你們受過苦,給你們留下榜樣,叫你們跟隨他的腳蹤行。」(彼前2:21)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