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 Hao-Chun Chang

天父心 09 11


詩篇 103:6-19

以賽亞書 8:1-9:21

哥林多後書 12:1-10

箴言 23:4-5


聖經連結


詩篇103:6-19

今天在大衛的詩篇中,他不斷提醒自己不要忘記神對自己的恩惠,大衛回想起神對待自己的點點滴滴:「耶和華有憐憫,有恩典,不輕易發怒,且有豐盛的慈愛。他不長久責備,也不永遠懷怒。」(詩103:8-9)

更重要的,大衛從來沒有把自己的平安當成理所當然,他知道照著自己本來的樣子,理應馬上滅亡,但卻還可以在天地中安居,就顯明了神的慈愛與寬容:「祂沒有按我們的罪過待我們,也沒有照我們的罪孽報應我們。東離西有多遠,祂叫我們的過犯離我們也有多遠。」(詩103:10-12)

這對我們今天在戰爭、仇恨、瘟疫的環境中,成為一個很大的提醒,我們常常以為平安是理所當然,所以當動亂發生時,就覺得神不公平,但大衛的眼光卻是,神若要對付我,我理所當然要馬上滅亡,但今天我在動盪的環境中,祂仍允許我有平安,那麼,我不應該更加的感恩嗎?

大衛繼續說到,其實我們人類是非常的渺小,今天之所以能夠有生命氣息與動作存留,不是因為自己偉大,而是因為憐憫的神一直願意眷顧:「父親怎樣憐恤他的兒女,耶和華也怎樣憐恤敬畏他的人。因為他知道我們的本體,思念我們不過是塵土。」(詩103:13-15)

大衛的心靈有一個超越世界的眼光,他真實地認識神,也認識自己,最終,敬拜與感恩成了我們回應神最真實的反應:「但耶和華的慈愛歸於敬畏他的人,從亙古到永遠;祂的公義也歸於子子孫孫…耶和華在天上立定寶座,祂的權柄統管萬有。」(詩103:17-19)


以賽亞書8:1-9:21

在今天的聖經中,以賽亞的妻子生下了一個孩子,成為了神給亞哈斯王的一個兆頭,果然在這個孩子還沒有說話開口叫父母前,神果然允許了亞述帝國擊退了,前來侵犯猶大國的以色列國與亞蘭國(王下16:5-9),透過了這件事,神讓猶大國知道神與他們同在(以馬內利)。

然而這個兆頭所要給的信息還沒有結束,因為這個孩子的名字被取名為:瑪黑珥沙拉勒哈施罷斯,翻譯出來就是:擄掠速臨、搶奪快到,也就是說猶大國雖暫時得到拯救,但若不悔改,不照著神的話語生活,神接下來的審判就會快快的來到。

所以這個嬰孩出生後,神要以賽亞繼續告訴王和百姓:透過這個嬰孩所要宣告的審判,要遍滿猶大全地(賽8:8),然而在其中,敬畏耶和華的人,必定得到安慰(賽8:13-18),而崇邪術者必定要受懲罰落入黑暗中(賽8:19-22)。

但在這樣的黑暗中,神的拯救必會來到,因為會從國家的北方,也就是西布倫地和拿弗他利這兩個支派的土地,也就是後來被稱為加利利的地方,會有一位真正的奇妙嬰孩為我們而生:「因有一嬰孩為我們而生,有一子賜給我們,政權必擔在他的肩頭上。他名稱為奇妙、策士、全能的神、永在的父、和平的君。他的政權與平安必加增無窮,他必在大衛的寶座上治理他的國,以公平、公義使國堅定穩固,從今直到永遠。萬軍之耶和華的熱心必成就這事。」(賽9:6-7)

這些形容,我們在新約福音書中,都清楚看見完全地應驗在耶穌的身上。

因此,以賽亞的孩子出生,只是類似這個預言的「影子」,而真正完全的應驗,就是耶穌。

另外,這裡提到了對耶穌的一個稱呼:永在的父,這裡並不是說耶穌是天父上帝,事實上在猶太人的文化中,父這個字並不一定是指著父親,更可以用來形容族長、長老、始祖、非父親的長者、監護者、將領等等….,也因此父這個字本來的含意是元首、領袖,而不單只是限制在父親的關係。

因此若我們用 “永在的父”來理解耶穌的身份,更好的解釋應該為:永在之首(永在的元首)更為恰當(參考:蘇佐楊牧師)。

而在今天經文的最後,則是說到了北國以色列的惡行,招致神的憤怒與審判,因而允許他們面臨到各樣的攻擊與患難,以及彼此在兇殺的內亂中(賽9:8-21)。


哥林多後書12:1-10

對於那些自誇的假教師,保羅更說明自己的背景、經歷、服事主的過程,都比他們更值得自誇,甚至於保羅暗示自己曾經有最奇妙的屬靈經歷,被帶到了第三層天中,被提到了樂園,聽見隱密的言語,但保羅從不為這些事情去誇耀。

但是他卻只是:「除了我的軟弱以外,我並不誇口。」(林後12:5)因為主耶穌親自藉著保羅身體上的一根刺(可能是疾病,或是內心裡的難處),教導保羅永遠不要忘記,我們都是需要神恩惠的人,所以神沒有把這根刺拿走,反而要保羅天天經歷軟弱,因而天天依靠神:「又恐怕我因所得的啟示甚大,就過於自高,所以有一根刺加在我肉體上,就是撒旦的差役要攻擊我,免得我過於自高。為這事,我三次求過主,叫這刺離開我。他對我說:「我的恩典夠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林後12:7-9)

因此保羅說:「所以,我更喜歡誇自己的軟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我為基督的緣故,就以軟弱、凌辱、急難、逼迫、困苦為可喜樂的,因我什麼時候軟弱,什麼時候就剛強了。」真正可以見證耶穌的工人,不是無所不能的超人,而是願意承認及面對自己的軟弱,並經歷靠主剛強的人。(林後12:10)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