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 Hao-Chun Chang

天父心 07 30


詩篇 80:1-7


歷代志下 26:1-28:27


羅馬書 13:1-14


箴言 20:11


詩篇80:1-7

今天詩篇的背景,很有可能是當南國猶大看見了北國以色列被亞述消滅後,南國也在外族入侵的陰影下,為著北國的同胞,還有猶大國向神呼籲和禱告:「神啊,求你使我們回轉;使你的臉發光,我們便要得救!」(詩80:3)



詩人同時也知道,此時所面對的危難,是百姓們過去得罪神所造成的苦果,他們不敢質疑神的審判,只求在神的怒氣過後再一次施恩憐憫:「耶和華萬軍之神啊,祢向祢百姓的禱告發怒,要到幾時呢?祢以眼淚當食物給他們吃,又多量出眼淚給他們喝。」(詩80:4-5)



若是今天我們所受的,是因為自己過去得罪神的苦果,也願我們可以在神的管教中,耐心地等待神的施恩,而不是放棄一切的逃走,因為在患難中,若我們連神的憐憫也不願意尋求時,我們就什麼也沒有了。詩人再一次以這禱文結束他的禱告:「萬軍之神啊,求你使我們回轉;使祢的臉發光,我們便要得救!」(詩80:7)



歷代志下26:1-28:27


在敬拜的失序還有國家的混亂中,烏西雅接替了父親亞瑪謝作王,雖然烏西雅非常年輕,但是卻行耶和華眼裡看為正的事,耶和華就使烏西雅王亨通,戰勝非利士人,重新堅固國家的邊境,並且改善百姓們的生活,還建立了保衛國家的軍事力量,一時之間,國家富強,平靜安穩。



但烏西雅王卻在這些成就後,自高自大,妄自地以為可以隨意的敬拜,竟然破壞了祭司的制度,自己去獻祭燒香,神因此當場讓他長了大痳瘋病,被視為不潔,從此不能住在皇宮中與耶和華隔絕,而他的兒子約坦,就代替父親治理國家。約坦是一個好王,國家在他手中依舊強盛。



但到了隨後即位的亞哈斯王,卻是一個惡王,他開始敬拜偶像、行邪術並且把自己的兒女活生生的燒死,當作獻給偶像的祭物,行一切神看為邪惡可憎的事情(代下28:3)。



神就透過亞蘭王,還有北國以色列帶來了審判,許多南國的百姓甚至於被抓到了北國以色列作俘虜,還好神親自介入這件事,北國才釋放這些本來是自己同胞的人回到南國去。



然而亞哈斯並沒有如同之前的王一般,在神的管教後回轉,亞哈斯反而請亞述帝國來幫助自己,亞述就打敗了以色列,並滅掉了以東,但沒想到猶大國卻引狼入室,亞述帝國繼續南下入侵猶大國,大肆掠奪,但聖經卻這樣形容:「亞哈斯王在急難的時候,越發得罪耶和華」(代下28:22)他反而在耶和華的聖殿築起祭壇,敬拜亞述人的神,期待虛無的偶像來拯救自己。


我們確實在這段歷史裡看到,當人們放棄了對真神的敬拜,同時也等於放棄了自己得到拯救的機會,只是在自己的私慾和自以為是的聰明中,生命越來越黑暗混亂,亞哈斯就在這樣的光景中走完了一生。


羅馬書13:1-14


昨天的聖經說到了基督徒彼此服事彼此相愛的生活,今天繼續說到基督徒與環境的關係,保羅首先說到與政府之間的關係:「在上有權柄的,人人當順服他,因為沒有權柄不是出於神的,凡掌權的都是神所命的。」(羅13:1)

縱然當時的羅馬帝國政府,有很多的政策行動都是得罪神的,甚至於逼迫基督徒,但保羅仍然要求基督徒,要順服在國家的權柄下,而人順服地上的權柄,不是因為認同對方,而是認同設立一切權柄的神。縱然地上的政府無法完全地彰顯神的聖潔公義,但卻是神在維持地上安定所設立的基本次序:「因為他是神的用人,是於你有益的。你若作惡,卻當懼怕;因為他不是空空地佩劍,他是神的用人,是申冤的,刑罰那作惡的。」(羅13:4)



當我們尊重政府,這個不完美的世界,至少會有多一點點的安定與秩序,保羅這樣教導到:「凡人所當得的,就給他:當得糧的,給他納糧;當得稅的,給他上稅;當懼怕的,懼怕他;當恭敬的,恭敬他。」(羅13:7)這也是我們今天在混亂的政治情勢中,一些基本的生活指引。



保羅最後也說到基督徒與人的關係:「凡事都不可虧欠人,唯有彼此相愛,要常以為虧欠。因為愛人的,就完全了律法。像那「不可姦淫,不可殺人,不可偷盜,不可貪婪」,或有別的誡命,都包括在「愛人如己」這一句話之內了。」(羅13:8-9)不單止如昨天基督徒彼此服事的付出,這段教導更應當用在基督徒與未信主的人之間的教導,要善待身邊所有的人。



當說完了基督徒如何維持與身邊環境之間正確的關係時,保羅告誡基督徒們:「再者,你們曉得,現今就是該趁早睡醒的時候,因為我們得救,現今比初信的時候更近了。黑夜已深,白晝將近,我們就當脫去暗昧的行為,帶上光明的兵器。」(羅13:11-12)



這同樣是我們今天基督徒生命的提醒,我們的生命每過一天,就距離見主耶穌的面更接近一天,若我們認定自己已經是得蒙拯救的人,就應當在今日還有不多機會的時光中,好好預備自己:「總要披戴主耶穌基督,不要為肉體安排,去放縱私慾。」(羅13:14)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