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 Hao-Chun Chang

天父心 07 26


詩篇 78:56-64 歷代志下 17:1-18:34 羅馬書 9:22-10:13 箴言 20:2-3 聖經連結 https://cutt.ly/uQeqW4L 詩篇78:56-64

亞薩今天繼續回顧百姓們的歷史,作天說到了神施恩,讓以色列人得到應許之地,但今天的詩篇卻描述了從士師記直到撒母耳記上第四章一段灰暗的歷史。

我們之前說到士師記時,記載了當時百姓們的生活,就是一直在一個背逆的循環中,神施恩後,百姓們忘恩,敬拜偶像,神就允許外邦來攻擊,百姓們痛苦不堪,又向神呼求,但神興起士師拯救之後,百姓們又遠離神,又開始敬拜偶像,向迦南當地的神明燒香。

今天的詩篇亞薩說到:「他們仍舊試探、悖逆至高的神,不守祂的法度,因他們的丘壇惹了祂的怒氣,因他們雕刻的偶像觸動祂的憤恨,神聽見就發怒,極其憎惡以色列人。」(詩78:56-59)而且那時不只是百姓敗壞,輕視對神的敬拜,甚至於祭司也都腐敗,只是貪愛自己的享受,所以到了撒母耳記上第四章的歷史時,神就任憑非利士人擊敗以色列人,擄走了約櫃,甚至當時的祭司以利兩個身為祭司的兒子,也被敵軍所殺。

這就是今天在詩篇78:61-64所描述的歷史。

但就在這段黑暗的時期,神的拯救又臨到了百姓,而明天我們就要看見亞薩在回顧歷史後,對神發出的感恩與永恆的讚美。

今天的詩篇提醒我們,若我們的生命中,沒有天父上帝刻意的介入與拯救,我們的過去,只是許多的懊悔與羞恥,但卻因為有著與神的關係,卻讓我們生命中最黑暗的時刻中,成為一個重要的關鍵,讓我們明白神的拯救,並讓羞恥有一個轉化為讚美感恩的機會。


歷代志下17:1-18:34

今天記載到亞撒王的兒子約沙法即位成為了猶大國的君王,透過歷代志的眼光,約沙法是一位好王,因為他鞏固國家,並單單只尋求敬拜真神,除掉一切的偶像,絕對不跟北國以色列犯下一樣的錯誤。而這是被擄歸回的歷代志當時的讀者們,特別這些讀者都是南國猶大的後裔,他們最需要的提醒與鼓勵。

正因為約沙法王專心敬拜尋求耶和華,所以今天舊約詳細地記載了國家的強盛、豐富並且爭戰勝利。但也因為這樣,本來敵對的北國以色列,竟然想與南國彼此結盟,北國的君王亞哈(北國最有名的惡王)邀請約沙法王一起出兵攻擊亞蘭人(代下18:2-3)。

但今天的聖經說到,神透過了先知,顯明了北國君王是神所不喜悅的,所以約沙法王與北國的同盟,正是與惡人的同盟,所以這場戰役中,北國君王亞哈就死在戰場上(代下18:33-34),而約沙法則是逃過一劫,平安地回到耶路撒冷。

今天對約沙法王的記載,就如同詩篇第一篇的作者所提醒的:「不從惡人的計謀,不站罪人的道路,不坐褻慢人的座位。」(詩1:1)


羅馬書9:22- 10:13

今天的聖經中,保羅繼續回應當時羅馬教會的基督徒可能有的疑惑,為什麼有很多自稱是神選民的猶太人,反而是抗拒福音與耶穌,而那些不是選民的外邦人,卻能夠接受耶穌與福音呢?

保羅如此回應:「這器皿就是我們被神所召的,不但是從猶太人中,也是從外邦人中。這有什麼不可呢?就像神在何西阿書上說:「那本來不是我子民的,我要稱為我的子民;本來不是蒙愛的,我要稱為蒙愛的。從前在什麼地方對他們說『你們不是我的子民』,將來就在那裡稱他們為『永生神的兒子』。以賽亞指著以色列人喊著說:「以色列人雖多如海沙,得救的不過是剩下的餘數…. 若不是萬軍之主給我們存留餘種,我們早已像所多瑪、蛾摩拉的樣子了。」(羅9:24-29)

其實保羅的心裡面也非常渴望,所有的猶太同胞可以得救,但奈何因為透過相信耶穌而得到拯救的真理,卻成為了那些以為自己律法上有好行為,自高自大的猶太人的最大絆腳石(羅9:33)。

然而律法所勾勒出來的完美生活,只是顯明了我們都無法因為好行為而得救,因為沒有一個人可以完全守住律法,毫無欠缺,所以,律法真正的功用是指出我們都需要耶穌,因而才能夠被神所接納稱義:「律法的總結就是基督,使凡信他的都得著義。」(羅10:4)

保羅更是引用了摩西在利未記30:12-14中,對律法的描述,說到神的律法離人很近,不需要到天上去,也不需要到陰間去才能夠得到。若是神所給予的律法,都這麼樣與人靠近,更何況是神透過耶穌給我們的救恩,豈不就更靠近。我們不需要到天上去懇求耶穌降到世上,也不用到陰間去,請求耶穌死裡復活,因為這一切都完成了,而這個因信稱義的道,今天就離我們如此的靠近(羅10:6-8)。

所以保羅這樣總結到:「你若口裡認耶穌為主,心裡信神叫他從死裡復活,就必得救。因為人心裡相信就可以稱義,口裡承認就可以得救,經上說:凡信他的人,必不至於羞愧。 猶太人和希臘人並沒有分別,因為眾人同有一位主,他也厚待一切求告他的人;因為凡求告主名的,就必得救。」(羅10:9-13)

這是我們都很熟悉的一段經文,但我們要特別說到,在第一世紀羅馬政府的統治下,百姓們只能有一位主,就是羅馬皇帝,而你宣稱自己有其他的主人時,就被視為對皇帝及羅馬帝國的反叛,會因此下監獄甚至於處死。

所以當時羅馬書的讀者們,聽到保羅說:「口裡承認耶穌為主」,還有 「口裡承認就可以得救」,真正的意思是說,當我願意以我的生命付出一切代價,承認耶穌是我的主人,我就一定會得到拯救,一定會有永生。

這句話在我們今天的環境裡面卻常被曲解為:「只要我曾經做過一個禱告,說過耶穌是我的救主,是我生命的主,無論我之後怎麼樣歡喜過著敗壞的生活,神都會讓我上天堂」。

保羅在這裡提到的,是一個真實的相信,就是我願意在宣稱相信耶穌後,願意付上跟隨祂的代價。這才是聖經所說的真實得救的信心!也如同雅各所教導的:「信心,沒有行為是死的。」(雅2:17)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