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 Hao-Chun Chang

天父心 06 20


詩篇 136:1-9

列王紀上 22:1-53

使徒行傳 13:16-41

箴言 17:17-18



聖經連結


詩篇136:1-9

在詩篇136篇中,詩人述說著從創世記、出埃及記、民數記、約書亞記、士師記、直到大衛王時代的歷史,述說著神在創造世界後,是怎樣透過眷顧與先祖立下約定,並透過出埃及的拯救,走過曠野,進入迦南地,建立以色列國,並且經歷了士師時代的黑暗,最終王國穩定建立。

但這個詩篇不只是要述說歷史,更重要的是要讓讀者們有一個了解歷史的眼光,便是神在神百姓們所安排的各樣事情中,都為著一個重要的目的是讓人知道:「耶和華的慈愛永遠長存!」所以你會在這首詩篇的每一個描述歷史事件,看到這句不斷出現對神讚美的話語,耶和華的慈愛永遠長存。而今天的詩篇,便是透過神在創世記第一章創造天地的工作,來見證神的慈愛。

我們對自己生命所發生一切事情的解釋,其實會反影出我們自己真實對神的認識。當我們否認神的存在,甚至誤認為神是一位遠離與我沒有關係的對象,生命所發生一切的事物,最終都變成傳道書所描述的生命體悟:「虛空的虛空」(傳1:2)

但當我們進到與天父上帝的永恆約定,並且持守在一個與祂靠近的生活時,透過聖靈在我們心中的引導,並開啟我們了解聖經所介紹的這位美好性情的神,我們才能夠真實體會到神與人同行時,所賦予一切的意義,也終於能夠為著互相效力的萬事,向神獻上感恩:「他的慈愛永遠長存」

列王紀上22:1-53

自從南北國分裂後,彼此之間一直在一個敵對的狀態,但今天北國的亞哈王,為了對抗亞蘭國的勢力,便與當時的南國猶大王約沙法交好,要南國一起出兵討伐亞蘭國。

南國的約沙法王聽見了北國的邀請,便提出一起尋求神心意的要求。而當時北國也有一位耶和華的先知米該雅,但北國的亞哈王也很討厭他,因為米該雅對亞哈王所說的預言,都是兇惡而沒有一句好話。但出於南國的約沙法王的堅持,亞哈王只好派人去找米該雅。

沒想到這次米該雅卻對亞哈王說好話,更說他們去攻擊亞蘭王,一定會成功(王上22:11-12)。然而亞哈王早就有自知之明,也聽出了米該雅只是想要諷刺在亞哈身邊的人,都只會說讓亞哈王開心的話,於是王就對米該雅說:「我當囑咐你幾次,你才奉耶和華的名向我說實話呢?」(王上22:16)於是米該雅就奉耶和華的名宣告,若亞哈執意去作戰,必定會死在戰場上。


亞哈王大怒,就把米該雅關了起來,仍然決定上陣,好證明米該雅所說的是錯的。但一方面自己的心裡面又害怕,就沒有穿上王的服裝上戰場。亞哈王以為這樣敵人就不會認出他,但卻沒想到戰場上的一個人隨便開弓射箭,卻這樣不偏不倚地從亞哈王鎧甲的細縫中射入,王就這樣重傷而死,並有狗來舔他留在戰車上面流的血,非常的羞辱,卻也如同神在昨天的聖經中,透過以利亞對亞哈王悲慘結局的預言(王上21:19),而亞哈的兒子亞哈謝,就接替父親做王,但仍然邪惡,也只是短短的兩年,明天的聖經就會說到亞哈家悲慘的結局。

這也和今天與亞哈王一同與亞蘭人作戰的南國猶大君王約沙法,成為了一個強烈的對比。今天的聖經形容約沙法:行他父親亞撒所行的道,不偏離左右,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王上22:43)。

同樣的,你今天與神的關係,是否順服神話語而生活,無論你是君王或是平民,這都會決定你一生的果效。

使徒行傳13:16-41

保羅今天從別加起行,到了彼西底的安提阿(徒13:14),這個城市與之前差遣保羅的安提阿教會所在的城市雖然同名,但卻不是同一個城市,就好像我們今天生活的美國裡,叫作法拉盛(Flushing)的城市就有四個,但都不是同一個地方。

保羅和巴拿巴一到那裡,就先到當地猶太人聚集社區的猶太人會堂去傳道。面對猶太人,保羅傳道的策略便是透過猶太人所熟悉的歷史,提醒他們神是一位不斷守約施行拯救的神,而神已經應許將會從大衛的後裔中,興起百姓們的救主,就是耶穌基督(徒13:23)。

保羅更見證到,這位大衛的後裔耶穌更是神的兒子,並已經死在十字架上,死後第三天復活,好讓人可以透過接受耶穌的拯救,罪得到赦免(徒13:16-38)。

保羅更這樣總結他的講道,沒有人可以靠著摩西所給的律法而被稱為公義(因為沒有人可以達到神律法的標準),也因此只有透過接受耶穌代替我們的罪惡而死,並將耶穌那完美的生命賜給我們,神就因為看見我們身上的耶穌,稱我們為公義無罪的(徒13:39)。

願我們今天被聖經提醒,再一次溫習福音,並因為主耶穌透過聖靈所賜給我們的新生命,可以天天享受被天父上帝接納,保護和安慰的平安。

如同今天的箴言所說:「 朋友乃時常親愛,弟兄為患難而生。」(箴17:17)我們在地上所擁有最好的情誼也就是如此,而主耶穌在地上時,稱我們為朋友(約15:15),而主耶穌,更不會以稱我們為在天父上帝裡的兄弟姐妹為羞恥(來2:11),祂就是我們生命裡面最親愛的朋友,是我們在面對神的審判前,為我們擔當一切痛苦的弟兄。



Commenti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