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 Hao-Chun Chang

天父心 02 10 2021


詩篇 23:1-6 出埃及記 30:11-31:18 馬太福音 26:47-68 箴言 8:27-32 聖經連結 https://cutt.ly/qkTpuBs 詩篇23:1-6

詩篇23篇可能是最受人喜愛的一首詩篇,作者是大衛。若你用大衛一生從被父母親忽視,到被岳父掃羅王追殺,後來成為君王,在拔示巴的事件上跌倒,並遇見了家庭的悲劇,兒子的追殺,但大衛唯一不變的,就是在神面前真實的依靠和悔改,及讚美與等候神的拯救。

當你用這樣的眼光來看今天的詩篇,耶和華真是大衛的牧者,大衛走過了人生的一切,大衛的生命真的是第六節的見證:「我一生一世必有恩惠、慈愛隨著我,我且要住在耶和華的殿中,直到永遠」。

在這裡還想分享一下第五節的文化背景,在當時的中東文化中,人們在曠野被仇敵所追殺,當時並沒有所謂的警察,被追殺的人唯一得到拯救的機會,就是在曠野中看見一個家庭的帳棚,並且跑到那裡呼求家庭的家長拯救他。若是大家長願意,便會邀請被抓殺的人一起吃飯,象徵承諾願意拯救對方。而這個家族的長子,便會腰掛配刀,站在帳棚的門口,讓追殺的人遠遠看見,告訴敵人:「這個人是我父親所承諾保護的,就算是犧牲我的生命,我也一定會保護這個人」。

這就是說: 「在我敵人面前,你為我擺設筵席」(v.5) 背後的意義,卻也讓我們看見,天父上帝正是這樣對待我們,在魔鬼面前為我們擺設筵席,獨生愛子耶穌,為了拯救我們,就算是犧牲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

出埃及記30:11-31:18 今天繼續說到每個人每年,將半舍客勒的銀子當作禮物奉獻給神,並作為會幕的使用。聖經解釋這個金錢的奉獻成為了一個提醒,自己的生命本是在罪惡之中,卻被神所拯救出來(出30:15-16),這也是我們今天向神奉獻金錢其中的一個原因。

接下來也說到了用銅做成的洗濯盆,目的是讓祭司服事神以前先潔淨自己,昨天我們說過了,舊約這些外在的行為規條,是為了訓練人們內心裡面對服事神的慎重。因為有了舊約這些行為上的規範,到了新約我們就可以更加明白,人非聖潔不能見神的面的道理。

接下來神更告訴摩西在會幕裡面各樣香膏、器具、聖潔的香品的製作方法,都是用珍貴的材料,在曠野中幾乎很難找到的珍寶所做成的,百姓們一點一點的學習體會,要把最好的奉獻給神這個道理。但這裡我們需要再瞭解一下,神並不是要強人所難,因為這些珍貴的寶物,大多是當初離開埃及時神透過埃及人給他們的,而製作器具的能力卻是從神而來的,「神自己以祂的靈充滿了他,使他有智慧,有聰明,有知識,能做各樣的工」。(出31:3)

因此你會發現其實所有奉獻的能力與物品,都是天父上帝自己預備的,百姓們真正要做的是鍛鍊自己,為着要感恩自己被神拯救的生命,心甘樂意以愛來回應神,並照著神所說的細節去付出(出31:11)。

今天最後也看見了要百姓們守安息日的命令(出31:12-17),這讓我們看見百姓對神愛的回應,不只是心甘樂意把神所給我們金錢、物質、能力,當作愛的禮物回應給神,安息日更是表示把神所賜給我們的時間,不再以自我為中心,而是樂意把時間用在單單親近神的敬拜裡。而背後的動機不是為了刑罰,而是為了鍛鍊,因為在永恆裡,我們的敬拜是永遠的,若是一個星期裡的一天,人們都不願意專心敬拜,那麼我們又要如何面對永恆呢?

馬太福音26:47-68 猶大今天在眾人的面前親吻耶穌,這是當時親愛的朋友們相見的問候方式,但諷刺的是,這卻是出賣耶穌的訊號。(26:49)官兵就行動捉拿耶穌,彼得因此拿起了刀想要保護耶穌,但耶穌卻要彼得收刀入鞘,並且表明若是自己真的要保護自己,難道不能讓天父上帝差遣12營的天使嗎(太26:52)?還記得出埃及記時上帝派遣了滅命的天使刑罰埃及全地嗎?天父上帝派天使保護耶穌是再容易不過了,但天父上帝沒有這樣行,不就表示祂有比天使除滅大祭司的樸人更重要更偉大的事要成就嗎?

門徒實在無法理解,耶穌所面對的羞辱,怎麼可以成就神榮耀的工作,害怕之餘就全部逃走了(太26:56)。我們實在看見,若沒有神在人心裡面的工作,我們自己又怎麼能明白神的旨意,怎麼有力量可以一直跟隨主不背叛呢?

耶穌就被抓到大祭司該亞法的院子裡去,那是第四天的晚上和第五天的凌晨,眾人羞辱耶穌,毆打並吐口水在耶穌的臉上,許多的人都跳出來公開的指責耶穌,而當耶穌再一次地宣告自己是神的兒子時(太26:65),大祭司卻宣告耶穌是說謊的,所說的是褻瀆神的話。一個多麼諷刺的景象,應該被神審判的人,今天卻自大的跳上了審判台審判神,指責正直公義的神說謊話,而自己的謊言對神兒子的控告,卻認為是正確的,而今天的這個時代仍然上演同樣的事。

但耶穌卻忍受著一切,因為祂有更重要的事需要完成,而這些以善為惡,以惡為善的人,顯出了隱藏在祭司袍底下的真實內心樣貌,證明自己被神棄絕是應當的。


箴言8:27-32 箴言裡面所形容的智慧,其實不是指著書本裡的知識,也不是人生的哲學,更不是學校裡學習的科目,箴言今天的形容,智慧是一個有思想、情感、意志的對象(位格/ person),約翰福音第一章也見證到這位創造天地時與天父在一起的智慧(道與神同在,約1:1),就是後來道成為肉身的耶穌。也因此,人生命裡的智慧,是透過與主耶穌的關係而來的,你越親近主耶穌,你就離這位真正的智慧越靠近,生命裡的所行所想,就越像耶穌也就越有智慧。


bottom of page